- · 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》栏[10/06]
- · 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》刊[10/06]
- · 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》征[10/06]
- · 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》投[10/06]
- · 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》数[10/06]
为了摸清氢的“脾气”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不过,从开发出原型机到最终商用,企业还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,进行上百项测试。“企业不了解氢的‘脾气',我们就要帮他们把第一款样机的门槛
不过,从开发出原型机到最终商用,企业还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,进行上百项测试。“企业不了解氢的‘脾气',我们就要帮他们把第一款样机的门槛跨过去。”孙柏刚介绍说,和企业合作时,团队毫无保留。比如,他们不仅向企业交付计算模型,还主动给车企培训如何使用模型。
从2017年起,团队就尝试推动氢内燃机的市场化应用,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。2020年,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的目标提出,孙柏刚感到,一个氢内燃机技术开发的新高潮即将来临。目前,团队几乎和国内的主流车企都接触了个遍。
顺着氢的“脾气”做设计
反复排查分析后大家发现,竟然是小小的点火线圈“作祟”。
当时,研究了十几年传统内燃机的孙柏刚坦言,自己还看不清氢内燃机的前景,但愿意一试。
走上氢内燃机研发之路,孙柏刚有一位领路人——已于2020年去世的车辆发动机专家、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刘福水。
寻找清洁替代能源,是汽车发动机工业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路径之一。氢,就是一种理想的未来能源载体。
文章来源: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bjlgdxxb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29/1203.html